站在新起點,謀求新發展——光伏行業2020年發展回顧與2021年形勢展望
2021/02/04
2021年2月3日,由中國光伏行業協會主辦的“光伏行業2020年發展回顧與2021年形勢展望研討會”通過網絡會議形式召開。本次會議邀請來自行業主管部門領導、業內專家、企業高管等共同交流。會議吸引了行業內萬余人觀看,大家各抒己見,氣氛熱烈。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金磊調研員參加本次會議并做發言。金磊調研員表示,我國光伏產業已成為我國少有的形成國際競爭優勢、實現端到端自主可控、并有望率先成為高質量發展典范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但在產業取得輝煌成績的同時不能諱言存在的問題,如基礎研發仍然有待提升,前瞻技術儲備相對不足,企業同質化競爭現象還比較嚴重,投資熱潮需要規范、引導,國際貿易環境依然復雜,發電消納面臨諸多挑戰等。下一步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將繼續引導和支持我國光伏產業健康有序發展,并重點做好以下工作,包括繼續加強行業統籌規劃,引導產業加快轉型升級,加強行業規范管理,加快核心技術攻關,持續推動產業國際合作,優化光伏產業公共服務體系等。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勃華從2020年光伏產業發展形勢、發展特點、2021年發展展望3個方面多角度、多層面、多維度對光伏行業進行剖析。
(詳細內容,點擊下方鏈接查看)
重磅 || 王勃華:光伏行業2020年回顧與2021年展望 (附高清PPT圖)
會上,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副秘書長王世江發布 2020年版《中國光伏產業發展路線圖》。為貫徹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創新,在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指導下,中國光伏行業協會、賽迪智庫等行業組織、專家編制完成了《中國光伏產業發展路線圖(2020年版)》(以下簡稱《路線圖(2020年版)》),內容涵蓋了光伏產業鏈上下游各環節,包括多晶硅、硅片、電池、組件、逆變器、系統等7個環節共61個關鍵指標?!堵肪€圖(2020年版)》歷經三個月的問卷調查、專家研討、初稿撰寫以及專家評審等多個環節編寫而成,希望通過發布路線圖,助推光伏產業鏈的創新,并向跨領域協同創新的模式轉變,進而實現線性鏈式向協同并行的方式轉變,縮短技術創新的周期,持續增強我國光伏產業的核心競爭力。
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張昕總經濟師解讀了《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管理辦法》)。根據張昕總經濟師的介紹,該《管理辦法》分為八章十四條,規定了全國碳交易市場的交易原則、制度框架、監管框架以及實施的流程框架,同時也明確了各參與方的責任、權利和義務,是我們開展碳交易活動的基礎。在和可再生能源息息相關的配額清繳方面,排放核查是實現清繳的基礎。張昕表示,該《管理辦法》是一個過渡的管理規章制度,未來還要構建一系列的針對全國碳市場制度要素的相關規定,包括溫室氣體排放的核算技術方法、報告指南、核查指南及相關規定要求等,在此條例基礎上設定總量配額和配額分配的相關要求,并以法律的形式固化,以保障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電力規劃設計總院可再生能源研究所王霽雪副所長為我們作中國光伏發展中長期展望的報告。王霽雪副所長從光伏行業中長期發展的邊界條件;關鍵節點需要考慮的問題以及當前開展的工作三方面對光伏產業未來發展進行分析。王霽雪副所長指出,場址和資源作為發展的基本條件是足夠的,單從物理角度來說,電網的接入和消納是技術、經濟、政策綜合考慮的邊界條件。對于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的目標需要從當前開始對新一代電力系統做更深入的基礎性研究。同時需要系統綜合考慮煤、電、油、氣、運等所有領域共同支持目標的實現。
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可再生能源信息中心徐國新副主任作“平價示范項目開發并網分析”的主題報告,徐主任從項目下達、項目建設進展、平價示范項目優惠政策執行三個方面進行說明,綜合分析2019和2020年競價、平價和戶用項目的下達情況。平價示范項目兩年累計下達5583萬千瓦,到2020年平價項目占比53%,在總量及容量方面規模顯著擴大,并成為新安排項目的主力軍。此外,徐主任提到為保障平價示范項目的執行,各部委及地方政府已出臺相應的土地、綠證政策,同時在接網工程、就近交易、執行電價、消納政策方面全方位保證光伏項目的順利開展,并且保持積極推進執行。同時結合平價項目建設情況,徐主任認為隨著平價示范項目消納條件的落實以及并網時限要求,未來將成為2021年新增并網主力。
晶澳太陽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助理兼資深產品技術專家王夢松作“晶硅電池技術發展趨勢分析”主題報告。王總從晶硅電池技術發展方向、PERC電池效率潛力以及電池量產技術發展前景三個方面進行闡述。從晶硅電池技術發展歷程和主要技術特性分析來看,PERC電池因其成本低、轉換效率高等優勢,未來仍將成為市場發展主流。目前來看,晶硅電池目前在NREL表中有紀錄的單晶電池最高效率能夠達到26.7%,多晶電池最高效率能達到23.3%。PERC電池的量產效率已接近23%,未來量產效率能否提高到23.5%,需要從硅片、工藝優化及電池結構方面進行升級,但后續繼續提升到24%有很大難度。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時璟麗研究員作“新形勢下光伏發電政策趨勢分析”的主題報告。時老師表示,光伏發電政策在各階段光伏市場、產業培育上持續發揮了程度不同但重要的作用。在“十四五”開局之年,光伏面臨新的發展形勢和發展環境要求。隨著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提出,以風光為主的可再生能源電力電量要在“十三五”規模上大幅度增加。同時,預期2021年開始光伏發電除戶用光伏外,進入全面無補貼平價上網時代。電力市場化也將持續推進。展望2021年及“十四五”,在市場總規模的保障上,未來最重要的是落實國家戰略和目標機制。通過逐年提升消納責任權重指標,一方面滿足逐年新增的可再生能源裝機需求,另一方面為建成項目運行消納提供保障。


彭博新能源財經高級分析師欒棟先生介紹了“全球光伏市場發展情況”。欒棟先生從綠電購買、碳中和、電網接入對全球光伏市場的影響以及光伏市場未來發展趨勢做了深入分析。預計今年全球光伏裝機量有望創新高;各國碳中和趨勢會帶來更多的政府競價;由于項目收益的復雜化,全球光伏市場投資趨勢是項目的業主和收購方逐步從以往的財務投資者轉向對項目投資、運行、運維有深刻理解的能源和電力企業。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副秘書長馬海天作“多晶硅市場發展情況”的報告。馬秘書長首先介紹了多晶硅產業投產時間長、產能彈性小、安全生產風險大的生產特點,結合生產特點對2020年多晶硅產業的產能、產量、進口量、需求、價格、產品結構進行了回顧。對于顆粒硅方面,馬秘書長指出由于產能基數較小,短期內對市場影響不大。展望2021年多晶硅市場,在中國市場裝機60GW,全球終端需求160GW的前提下,硅料市場呈現全年供應緊平衡,價格震蕩走高的趨勢。在供需方面,上半年市場呈現階段性供應過剩,下半年市場可能再次呈現供不應求,價格上漲。但是也不排除全球裝機不及預期或超過預期,下游價格下跌傳導硅料市場,全國性安全排查等不確定因素對多晶硅市場造成影響。 本次研討會取得圓滿成功,感謝各位演講嘉賓的精彩分享,感謝晶澳科技、正泰、科華恒盛、固德威、錦浪科技、杭州之江、亞瑪頓對本次會議支持。也特別感謝索比光伏網對本次線上直播提供的技術支持!